区块链工程师
admin200 次
感言:区块链本身价值无限,未来发展趋势明朗。我愿意在这个领域继续深入工作。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宁霞通讯员胡欢欢
近日,2022年中国城市区块链综合指数报告(第一季度)发布,长沙区块链科技安全风险可控指数位居全国第二。
近年来,作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有价值的数字模型,区块链已逐渐从一个漫游云端的高端技术转变为促进便民利民的重要工具。旅行智慧、食品溯源、公证、数字专业证书……人工智能时代,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恰逢其时,他们创造了多种应用场景,让这项技术越来越快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是什么?近日,通过采访区块链早期创业者湖南何新安华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何新安华”)的技术负责人、区块链工程师蒋佐,记者将笔触伸向了这一职业,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建立信任的网络系统。
办公桌上放着一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代码……5月7日上午9时,姜和公司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一样,来到工作站,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干我们这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和电脑打交道。键盘打字和编写代码占据了日常工作的主要部分。”作为一个传统的理工男,姜不善言辞,性格腼腆。在外行人看来,这份工作是繁琐的,但在他眼里,电脑屏幕上的一行行代码就像音符,敲击键盘就能形成优美的乐章。
谈到,姜说,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分布式的公共账本,由各个区块连接成一个链条。在传统的记账系统中,记账权掌握在中心服务器手中。区块链的“账本”就是链条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在上面记账(记录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点对点的核算体系。因此,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分散的技术。
姜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一个100人的村子里,张三从买了一头牛,付给他1万元。过去,他必须依靠中间人村的会计刘钊(主记账员)从他的账户向李四的账户转账1万元。有了区块链系统,张三可以把自己账本里的1万元直接记到李四的账本里。同时,交易信息会传送到全村(即整个区块链系统),其他98人也可以看到这些信息。这样,就不用担心刘钊的户口本丢失,也不用担心李四认不出来。而且系统记录了整个交易过程,具有可追溯的优势。
目前,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食品溯源、工业制造等领域。更重要的是,数据不能被篡改,因为它是用密码术加密的。同时,区块链中使用的共识算法确保了区块链对新数据的识别。这样就保证了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区块链也被称为“信任机器”。“区块链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不可篡改性和开放性,让我们的数据变成了可信的数据,让你我在数字经济的世界里无条件地相互信任。”姜作了个手势。
“铁杆玩家”
如江桌上的水壶,是2.5升,标着清晰的刻度线,标着一天中要喝几分水。“做算法的人习惯了精准。”他笑着解释道。
姜佐,1985年出生,湖南湘潭人。他从大学毕业开始接触互联网行业,已经有14年了。从就业、创业、失业到再就业,从长沙到广州,再回到长沙,回顾自己十几年的技术生涯,姜把自己当成了业内的“硬核玩家”:像玩游戏一样一步一步通关,才有了今天的“账号”。
2017年,姜第一次与接触。第二年,他带领团队参加全国区块链应用大赛,意外获得三等奖。从那时起,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并“痴迷”于区块链。
2019年,姜团队开展的“区块链赋能长沙县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系统”项目入围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成为其中唯一的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长沙县进行试点,基于该项目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正在稳步推进,将为长沙县乡村振兴插上区块链的“翅膀”。
2020年7月6日,人社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9个新职业。这让姜as越来越坚定地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我们所从事的行业终于有了一个‘正式身份’,这对我们这个职业的长远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激励。”
为“懒”而建的信息超市
除了把项目做得尽善尽美,姜还自发创建了一个名为工坊的收藏平台,可以称之为工坊的所有项目。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和下载何新工场各个项目的信息、申请地址和评价。操作简单,各种信息一目了然。
“这是典型的为了偷懒而做的。”由于公司开发的应用太多,人员、时间、资源的协调对接太繁琐,蒋作为一个想法,用软件或工具统一集中管理,搭建一个集中展示所有平台和项目的“超市”。“何新工作室”诞生了。
目前,“何新工作坊”已经成为公司宣传推广、员工入职培训、商务洽谈的一把“金钥匙”。平台上的项目资料不仅可以实时下载并与他人分享,还支持后台全面登录、流量统计、宣传推广等功能。整个平台操作起来非常流畅,只需要打开权限就可以了。
“两年前,这里几乎没有同行。现在,长沙有了区块链发展的‘小气候’,甚至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未来’。”正如姜所说,在成长的过程中,长沙包容开放的政策环境成为企业成长壮大的最佳营商环境。
记者了解到,在长沙区块链产业发展过程中,中部地区首个区块链产业园星沙区块链产业园不断深化布局,在这条“新赛道”上推动应用场景落地。目前已引进100多家区块链企业,围绕政务服务、智能制造、金融、民生等领域全速开发应用场景。
“更贴近生活,更贴近普通人的需求。”谈到未来,姜充满了热情。“我们将用科技改变世界,‘链’住未来,‘链’住人们的美好生活。”
阅读延伸
“数字经济”无疑成为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杠杆。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未来五年中国区块链的人才缺口将达到75万人以上,全球缺口500万。《2020年中国区块链人才发展研究报告》也指出,目前区块链人才供需“错位”仍在持续,求职者专业技能薄弱,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
评论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