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百度,很多人的反应是摇头。沉默了很久,他们才吐出两个字:不行。

不难理解。对比腾讯和百度Q3的财报,百度一如既往的输的很惨。腾讯今年Q3财报显示,腾讯Q3营收805.95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233.33亿元,同比增长30%。百度Q3财报显示,营收282.03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56%。虽然百度的增速比腾讯高一点,但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已经被腾讯碾压。可见百度已经被腾讯远远甩在后面了。

然后想到不久前落下帷幕的“双十一”购物狂欢之夜。那一天,估计只有百度没有陶醉在BAT中。今年的“双十一”是全国消费者的狂欢,天猫和JD.COM的狂欢正在上演。公开数据显示,天猫双十一成交额高达2135亿元,位列当天全国电商平台第一,JD.COM紧随其后,为1598亿元。这种高营业额的背后,既是国民强大消费能力的体现,也是巨头流量大战的胜利。

11月10日晚,阿里直接将“天猫狂欢晚会”交付给他投资的优酷,邀请杰克森Yee、周杰伦等流量明星,吸纳大浪淘沙的流量,再分流到淘宝和天猫,打通了内容消费和商业消费的全链路,证明了阿里的实力。JD.COM也不弱。投资JD.COM的大佬腾讯邀请150名新生代明星在腾讯直播一场超新星全运会,为JD.COM双十一做广告。一定程度上为JD.COM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年轻消费者,是腾讯巨大流量的成功转化。

所以,换个角度,可以说今年的“双十一”其实是阿里和腾讯的一场狂欢。同时也不禁感叹,这个互联网狂欢购物夜,曾经的互联网三巨头BAT,唯独缺少了百度。

百度这几年的“没落”可见一斑。在错过游戏、移动支付、在线社交、电子商务和外卖之后,百度今年迎来了新的风口区块链。为了抢占区块链,百度在短短几个月内频繁开展区块链项目。

鉴于百度的历史,闹出了不少笑话。很多人不禁会想,百度区块链会成为一个笑话吗?

从《All in AI》到追区块链

这两年,无论是2017年的AI,还是2018年的区块链,百度都在技术的风口浪尖上。

2017年初,齐鲁加入百度,带领百度从搜索向人工智能转型,明确提出AI是百度的未来。于是,百度的“All in AI”之路开始了。从百度云、百度大脑、DuerOS到Apollo计划,百度对AI做了全面布局。

然而,百度的AI之路很快开始迅速分裂区块链。

2017年底,随着数字货币的快速增长,区块链迅速走红。可能AI短期盈利能力有限,或者百度不想错过机会。百度不再仅仅押注AI,也开始关注新的风口——区块链。

2018年2月,百度推出区块链电子宠物游戏DAPP——《莱茨狗》;

2018年4月,“百度金融”正式离开百度公司,更名为“杜小曼”。其A轮融资19亿美元;

2018年5月,百度百科悄然上线,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保证百科版本历史的准确留存;

2018年6月,百度推出类似网易星球的社区应用产品——“度宇宙”;

2018年7月,百度图腾正式上线,主打“区块链版权”;此外,百度云联合区块链推出金融、物流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2018年9月,百度区块链实验室发布《百度区块链白皮书V 1.0》,聚焦百度超链的架构和实现方式;

2018年10月,百度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区块链网络系统——超级链接。同时宣布与海南合作,旗下区块链实验室及连锁公司落户海南;还有“区块链大闸蟹溯源”应用上线。

从上面百度发布的各种区块链相关应用可以看出,相比于2015年百度开始进入市场的区块链调研,2018年是百度大刀阔斧布局区块链的一年。无论是在百度云、百度百科、百度图片等百度原有产品中嵌入区块链,还是开发莱茨狗、百度宇宙、Hyperchain等新的区块链应用。再加上很久以前,百度开发了区块链云计算平台“BaaS”,加入了超级账本项目,投资了美国区块链公司圈,这些都说明了百度对区块链的高度重视。

但这一次,百度紧跟区块链,全面开展区块链业务,却遭遇了很多人的“唱衰声”。一方面感觉百度不够坚定,不够专注。它刚刚树起了“All in AI”的大旗,还没有实现商业落地。还没到商业成熟期,就已经开始转向区块链;另一方面又担心百度会重蹈覆辙,再次走上业务过于冗余的老路,拖营收后腿。要知道,从开始到现在,百度的主要营收都来自于搜索业务,可以说一直是搜索业务在用亏损养着其他新业务;另一方面,百度目前的区块链业务发展并不理想。比如《莱茨狗》现在已经没声音了,《杜宇宙》也只是个骂声,发展势头比不上网易星球。

公众的这些担忧不无道理,但百度这样做当然有其道理。

区块链成为BAT新战场,百度急需一场胜利。

百度如此重视区块链的原因是大势所趋还是形势使然?

2018年,各大互联网公司都聚焦区块链,尤其是腾讯和阿里。

阿里的区块链布局以电商为主,聚焦公益、医疗、金融、物流,呈现全面开花之势,专注解决社会问题。比如阿里的区块链溯源已经在天猫上实现商业化,蚂蚁金服在支付宝Hk上首推的区块链跨境汇款服务也将跨境汇款时间从10分钟甚至几天缩短到了3秒。

总的来说,阿里的区块链布局相当接地气,不假,但很实用。更难能可贵的是阿里在区块链技术研究上的前瞻性布局。2017年,阿里巴巴以49项区块链专利位列全球第一;2018,嗯??利巴巴以31项专利继续领先,位居全国第一,专利背后的优秀技术实力将为阿里后续的区块链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持。

腾讯在区块链的发展同样强劲。2018年4月,腾讯依托自身在游戏领域的优势,发布了整合AR的区块链游戏《一起捉妖记》;2018年8月10日,由腾讯提供底层区块链技术的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落地深市。纵观腾讯的整体区块链战略,可以发现腾讯倾向于“区块链生态”,以服务企业为主,其中金融最为重要。目前,腾讯已与超800家企业达成合作,涵盖金融、物流、农业等多个方面,未来还将继续拓展。

与此同时,网易、迅雷、JD.COM、小米、360,甚至刚刚重新起步的快播王新,都将目光瞄准了区块链。一时间,区块链成了新的战场,其看好的前景正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兵马向往。

所以百度的入场竞争是意料之中的,也是顺势而为。今天什么时候比赛?

另外,对于“落后”A、T多年的百度来说,它迫切需要一场胜利,而新兴领域的区块链给了它弯道超车的机会。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大潮中,百度已经落后得一塌糊涂。

以手机APP为例。根据最新的10月份统计,只有百度旗下产品之一的爱奇艺进入了该应用的月度用户前十。相比之下,腾讯的微信、QQ、腾讯视频和阿里的淘宝、支付宝、优酷都榜上有名,占据了大部分互联网流量。

市值方面,BAT只有AT的节奏。当阿里和腾讯都打到3000 ~ 4000亿美元的时候,百度很难跨过800亿美元的门槛。

此时,百度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挽回颓势。

其实百度一直在努力。2017年,在AI的幌子下,百度抓住了AI,但遗憾的是,AI商业化能够反哺百度总营收的时刻并没有来得那么快。

因此,当区块链的新技术出现时,百度比其他任何企业都更渴望通过这个新风口实现“弯道超车”。因为区块链目前的发展,对百度来说绝对是一个机会。

首先,区块链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局势不确定。

毫无疑问,国内区块链仍处于萌芽阶段,可能需要5-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向更成熟的阶段。因此,与局势已定的互联网领域相比,区块链的局势是不确定的,充满机遇。互联网留给百度的机会并不多,区块链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相对公平竞争的,有可能脱颖而出。

其次,国家政策有利于区块链的发展。

中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区块链等战略前沿技术,超前布局。此外,北方的杭深、海南、香港等大都市不断释放利好信号,在政策支持、创业创新环境等方面都非常友好。如果企业能够因地制宜,抓住当地政策的有利时机,就相当于坐了政府的快车去了区块链。

百度也知道这一点。10月18日,百度与刚刚成为开放自贸区的海南合作建设海南百度区块链实验室,并落地海南生态软件园。

最后,区块链应用的前景和潜力非常大。

经过九年的发展,区块链不再是技术噱头,已经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应用,包括数字货币、支付结算、信贷融资、证券、保险、智能家居、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未来,随着区块链的成熟,区块链将改变很多行业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互联网进入第三次大变革。

企业的命运是要考虑大环境的,所谓“时势造人”。所以,只有一个行业有足够好的发展前景,企业才会有相对较大的概率从中获利。

所以,百度,不想也不能错过区块链。

有多少人在等着看关于百度区块链的笑话?

如果有人问,你认为百度区块链会成功吗?

陀螺相信没有人能告诉你答案。因为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关于这个问题,陀螺金融可以给出一个答案:

一个企业的命运,当然要考虑大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奋斗。

所以,在区块链环境下,百度的区块链行不行,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百度自己行不行。

纵观百度发展的整个历史,陀螺财经得出的结论是:百度日益落后的致命点是在利益中迷失了自我。

(1)石“独揽大权”行“猛”

2005年,成立仅5年的百度依靠不断增长的搜索业务成功上市。截至目前,百度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和网站,占据了中国近80%的搜索市场,在整个搜索领域占据垄断地位。

正是搜索成就了百度,也赋予了百度垄断国内搜索市场的力量。但令人失望的是,百度屡屡充当“垄断势力”,这也是百度好牌打得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3年,百度作为“垄断势力”打压竞争对手360。百度利用其在搜索领域的垄断地位,违反搜索引擎的“自然排名”技术,在搜索结果顶端显著位置恶意插入提示框,公然发布360负面信息,并提示用户卸载360相关产品。

此外,百度还充当搜索竞价排名的“垄断力量”。给的钱越多,排名越高,导致一些高质量的真实内容在搜索结果中无法很好的展示,而充斥着诈骗信息、病毒等等的不良内容却可以得到推广。在百度的竞价排名中,对网民和消费者的伤害很大一部分来自虚假的医疗信息和食品信息。“魏则西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大部分信息都来源于网络搜索,所以百度搜索信息的真实性总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一条虚假的信息都会带走一个人的生命。百度成立之初,使命就是让人们以最平等、最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现在看来,这充满了讽刺。百度追求商业利益,不正当竞争,竞争排名,如何做到“平等”?

②游走在灰色地带,利益至上。

今年4月,百度金融因陷入教育阶段漩涡,被众多用户指责与培训机构串通,涉嫌非法放贷。

百度金融以教育信贷为突破口,与教育培训机构合作,重点推广分期业务。但其合作的很多教育机构通过诱导使用百度钱包,让学生欠下金融机构的债务。受害人说,百度钱包肯定是和各大机构有合作的,否则审批流程不可能这么容易,而且贷款完成后,作为贷款人,我们也不能取消。我们必须通过华尔街和华尔街确认取消,百度会在那里处理。出借人自己无法在不进行试用的情况下决定是终止服务还是出借,让人不得不怀疑百度金融与相关机构的合作模式。

此外,近两年百度因出售品牌关键词被起诉。

今年年中,“学而思”将百度告上法庭,原因是教育培训机构“学而思”在百度搜索“学而思”的关键词搜索结果页面,擅自使用了“北京学而思为北京,专业学而思为北京”的广告语。

对此,百度方面表示,已申请品牌保护的知名品牌和品牌关键词不会出售。如果品牌投诉百度,就会被删除。

但其实学而思绝对是培训行业的知名品牌,所以百度否认卖品牌关键词,遭到了大家的质疑。而且百度这种“一起删投诉”的做法并不能根除问题。反而是“视而不见”,纵容现象。

所以,在灰色地带徘徊的百度,现在一直走在灰色地带。然而,无视规则、钻法律空子的百度,恐怕在如今监管森严的区块链领域,如果不收敛、不改变自己,就会迎头赶上。

③高管离开,齐鲁改变不了百度。

2018年5月18日,百度宣布齐鲁辞去百度总裁和首席运营官职务。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百度股价下跌15%,百度市值缩水14%,创造了“史上最贵辞职”。

为什么齐鲁的离开会引起如此大的波动?

因为大家都在期待齐鲁这个风云人物能改变百度,拯救它。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齐鲁得到了战略和业务,但不能移动利益和利润。齐鲁希望建立一个充满开拓和想象空间的百度,因此他押注于人工智能,并精简其他业务。齐鲁主政期间,曾一度想砍掉包括医疗搜索在内的垂直搜索广告业务,但这一决定遭到了以向海龙为代表的高管的强烈反对,因为医疗客户一直为百度搜索贡献了大量利润。

这就是百度,过于依赖搜索业务的营收,宁愿放弃公平、机会甚至道德,也不愿动搜索利润奶酪的一分钱。

与此同时,还有不止齐鲁,知名AI专家吴恩达,前百度高级副总裁王锦,前百度钱包负责人张华政,前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林元庆。如果只有一个高管离职,这不足以说明什么。但如果很多高管离职,某种程度上说明平台存在一定问题,出现了各种百度高管内斗的戏码。虽然真假难辨,但毕竟无风不起浪。

百度,一个人才济济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却留不住多少高管,却能重现辉煌,在AI和区块链上取得成功。在这里,只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标签

与其质疑百度的区块链能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不如期待百度自省,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改变命运。

此外,距离区块链的登陆还有一定的距离,这确实给百度留下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是,急于登顶不代表枪准。所以,快速布局并不是取胜的关键。关键是要拿出真技术,找准市场和落地点,从实际问题中解决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