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块链世界的Bloomberg
admin152 次
2022年,DeFi、链游、NFT等链上应用将会层出不穷。对于想要了解和参与区块链应用的用户来说,使用一个好的数据分析和搜索工具是很有必要的。
与区块链浏览器相比,区块链上的数据平台更像彭博,可以提供基于信息的数据分析,更能体现工具的功能性。随着公链及其应用的发展,区块链数据平台也在不断进化迭代,在标准化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特色数据。
一个合格的区块链数据工具,基本信息应该涵盖各个区块链网络的标准指标,比如区块链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如堵点情况、燃气费用、链上地址查询等。另外,链上应用出现后,应用类型、特征数据等信息。还包含了数据分析结果的功能,方便用户查看、学习和使用。
目前在区块链数据分析领域,既有比特币时代就存在的Glassnode,也有南森等提供以太坊链上活动的数据工具。随着区块链的丰富,一些工具也开始加入多链信息,比如Glassnode,从“比特币播音员”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多链数据提供平台。随着链上大数据的不断丰富,欧科云链的“链主2.0”已经成为一个全景式的链上数据平台。最近,DeFi。
全面、丰富、开放不仅是区块链用户市场的需求,也是区块链数据平台不变的追求目标。在多链并行、应用爆炸的背景下,DeFi Cellular本期精选了Master 2.0、Glassnode、CryptoQuant三大综合性区块链数据平台,为大家带来一波评测。
(测评指标包括功能性、丰富性和开放性,测评结果会标注★,1★为最低,5★为最高)
功能
区块链数据平台的“功能性”是其作为分析工具的属性之一。本文考察了该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哪些区块链或应用数据比较和分析功能。欧洲云链上的Master 2.0、Glassnode、CryptoQuant在功能上不相上下,都具备数据平台的基本分析功能。
大师链2.0: ★★★★★
链主2.0是区块链大数据企业欧科云链的数据产品之一。它结合了OKLink浏览器蜂巢架构的核心底层技术,基于插件框架的扩展,使用OLAP数据库做离线+实时分析,使用预计算方案,满足链数据全方位多维指标的输出。
链主2.0提供工作台、数据监控、定制看板、导航+搜索+筛选、一键分享、专业研究报告等六大功能。与其他工具相比,它更侧重于区块链链上的数据指标,为用户提供以链为核心的数据分析工具。
在功能上,工作台支持用户借助模块化工具包对多组数据进行复合对比分析,用DIY公式计算对比指标,支持用户创建适合个人想法的指标,实现价值发现,挖掘潜在关系。例如,用户可以在工作台上生成阶段时间内ETH市值与BTC市值的比例。他们只需要在“创建指标”一栏的“模块”一栏中选择ETH和BTC,然后分别选择ETH市值和BTC市值“指标”,就可以生成这两项资产的市值曲线m1 (ETH市值)和m2 (BTC市值),然后公开发布。(见下图)
链主2.0的数据监测为用户提供了实时数据播报功能,7*24h推送数据变化,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帮助用户第一时间掌握链内变化,捕捉市场动态。链主2.0的数据监测预警涵盖了10多个主流公链的线上线下数据播报,如链上大额交易播报、富豪持仓变动播报、机构ETF持仓变动播报、ETH、OEC等多链DeFi、NFT生态数据异常播报等等。
主链2.0的自定义看板支持用户在自己的看板中添加常用指标,用户可以查看。“导航+搜索+筛选”功能,让用户在链上快速找到大师2.0提供的各种区块链指标,精准筛选定位所需指标的时间段;主链2.0的个人指标和用户产生的新指标,支持收藏、本地保存和在微博、Twitter等社交媒体一键分享;此外,链主2.0还定期推出专业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周期分为周报、月报、年报和专题报告,为用户提供区块链市场变化的分析报告。
功能方面,链主2.0表现不错。
Glassnode:★★★★
作为2017年上线的老区块链数据平台,Glassnode因播报比特币的相关数据而在加密圈小有名气。起初,广播内容包括比特币的价格、交易所的流入流出等。随着平台数据的不断完善,逐渐增加了各种加密资产的相关数据和分析呈现功能。需要注意的是,Glassnode以加密资产为主线呈现数据,而不是以公有链类型为导向。
现在,打开Glassnode的网页,它允许用户以“纵横两轴”的方式搜索和查看数据。横向是功能栏,包括图表、仪表盘、工作台、交易尝试、报警提醒、波动六大基础功能,以及媒体属性的研究报告、论坛功能;它是一个垂直搜索栏,可以搜索不同的加密资产和相关指标。
在功能栏中,图表是指加密资产的各种数据信息和指标的图形化呈现,如比特币活跃地址数量图表、期货交易量图表、交易所比特币地址流入流出图表等。定制仪表板允许用户添加他们自己的加密资产指标图表;Workbench允许用户添加加密资产的指标进行比较。用户可以使用计算公式来呈现数据分析的结果,也可以结合现有的指标来创建自己的图标。交易视图介绍加密资产的交易趋势,允许用户绘制交易指标;报警功能类似于加密资产交易软件的价格提醒功能,可以对Glassnode提供的数据指标设置动态提醒报警;波动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坊区块链网络(加密资产)核心数据的实时变化,如24小时内新地址数量、矿工收入等。
作为一个数据工具,Glassnode功能齐全。
CryptoQuant:★★★★
CryptoQuant在数据分析的功能上几乎是Glassnode的翻版。它还提供以加密资产为核心对象的数据,并支持图表、仪表板和警报。但“工作台”功能被命名为“专业图表”工具,并被商业化,即付费用户可以选择指标进行自定义数据分析。
除了数据工具,CryptoQuant还推出了一个名为Quicktake的社交平台,允许用户发布关于加密资产的帖子,并支持帖子的点赞、评论和分享功能。相比研究报告等专业内容的输出,CryptoQuant似乎更关注个人内容生产者。当然,专业的内容制作者可以注册发布。
充裕
richity旨在评估区块链数据分析平台的指数能力。“功能性”是指工具的分析能力,“丰富性”是指工具的数据能力。数据指标越丰富,分析功能越能发挥其分析作用。Chain Master 2.0、Glassnode和CryptoQuant在数据丰富性上各有侧重。Glassnode倾向于加密资产的财务属性指标,指标类型极其详细。Chain Master 2.0侧重于区块链上的数据指标,同时考虑到基础金融数据,而CryptoQuant在功能上接近Glassnode,在加密资产的分类上有所收获。
大师链2.0: ★★★★
与Glassnode相比,链主2.0专注于区块链数据的收集,涵盖主流区块链网络的10余项核心数据指标和链生态中各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包括DeFi、NFT等。
其中,主流公链数据包含比特币、以太坊、OKC、稳定币、比特币现金、莱特币六大区块链网络的链上数据指标,共计300+个指标,133个独立指标,以各区块链网络核心数据的形式分布在各链下;
此外,最近链主2.0的数据库更新后,数据板中也加入了德菲和NFT的申请数据,包括TVL、活跃用户数、协议成交量、NFT日均价等指标,涵盖了DeFi排名榜TVL主流协议前200+和24小时成交量前300+的NFT项目,指标丰富度明显提升。
以比特币为例。本次区块链网的数据在链大师2.0上分为六类指标,包括矿商、交易所、机构、市场指标(涵盖金融属性)、全网概况、地址统计。其中,矿工指标涵盖BTC矿工收入、全网计算能力、BTC矿工地址净流入等八个分项指标。
以太坊网络的数据指标包括九大类。除了矿工、交易所等与比特币相同的指标类型外,还包括了ETH2.0和DeFi的特征指标。其中,DeFi母指标下有10个子指标,包括ETH贷款总存款额、DeFi项目协议收入、ETHEX总锁定额。
除了可以在数据板中检索到10多个区块链网络的数据指标外,链主2.0还以“热点话题”的形式呈现了另外16个公链网络的应用数据,并提供了紧随密码界关注的分类数据输出。当前主题包括热门智能合约、DeFi、NFT、EIP-1559、机构数据等。
以DeFi为例,包含了BSC、Solana、HECO等主流1层区块链的应用数据。,以及Arbitrum等以太坊Layer2网络的应用数据,也访问Ronin等新兴游戏链的数据。涵盖的应用类型包括DEX、借贷、锚定资产、稳定货币等。,对应的指标有每个应用的锁量、24小时交易量、24小时变化率等等。
目前,DeFi和NFT部分的专题数据已进入选定指标清单,这些指标被归入议定书类别。共有46个热门指标正常输出数据,同时支持两个板块所有应用的生态数据检索。比如在DeFi的数据板中搜索Uniswap,可以查看应用的日交易量、日地址数、锁仓加密资产价值等数据。可以查看日交易量、日均价、日使用人数等。通过在NFT的数据板中搜索CryptoPunks,该数据板涵盖了DeFi排名中TVL前200+主流协议和NFT排名中24小时交易量前300+主流项目。
以链家为数据指标内容,链家大师2.0涵盖了区块链市场大部分公链网点的数据,名副其实。与其他两个平台相比,其金融属性有待加强,以吸引专业用户。目前比较适合普通用户学习使用。
Glassnode:★★★
Glassnode以加密资产为数据对象,包含125种加密资产,涵盖七大类型,包括BTC、ETH等主流加密资产,USDT等稳定币,AAVE、UNI等DeFi代币,KSC等交换平台币,WBTC、WETH等打包资产等。
上述相关加密资产的索引共有22个,包括加密资产的地址索引、衍生索引、交易所等母索引等。每个指标下又有分指标和三级指标,最少5个分指标,最多73个分指标。以比特币的地址指示器为例。该指标下有38个子指标+三级指标,包括BTC的地址活跃度、地址余额(货币本位和金本位)等。,甚至更细化到余额的位数,比如“余额≥10的地址”。
当然,有些子指标在母指标下是重叠的。例如,子指标“期货交易量”既属于母指标“衍生品”,也属于母指标“交易所”。
从Glassnode提供的指标类型和丰富程度来看,这个平台更适合职业交易员和市场研究人员,更倾向于金融属性。以衍生品指数为例,它不仅提供了某一加密资产的期货交易量的基本指标,还提供了期货空投清算的总额和平均值、期权ATM隐含波动率等专业指标。
数据如此丰富的Glassnode涵盖了各种加密的资产类型和财务属性指标,却缺少NFT、链游等热门应用的资产数据。
CryptoQuant:★★
CryptoQuant也以加密资产为其数据对象,包含126种加密资产。虽然资产总数与Glassnode不相上下,但分类范围更细。除了主流加密资产分类,稳定货币,平台货币等。,CryptoQuant还将设置Web3、游戏、NFT、隐私、Meme等资产。,并相应给出数据指标。
虽然CryptoQuant也有DEX或者DeFi的资产分类,但是指标还是侧重于资产的财务层面,比如Uni的供应量,DEX应用UNIswap的平台货币,美元价值,流入交易所的UNI数量等等。用户从CryptoQuant上看不到应用本身的数据,比如锁位数量,应用用户数量等等。
在财务属性上,CryptoQuant不如Glassnode全面和专业,有15个母指标和基本数量的子指标。比如衍生品指标方面,它只提供了11个分指标,而Glassnode的衍生品分指标达到了35个。
公开
开放性用于评价区块链数据分析平台对用户的开放程度,包括注册、语言使用等。也是平台体验的表现之一。Glassnode和CryptoQuant的一些高级功能需要付费才能解锁,链主2.0目前的所有功能都是免费的。
大师链2.0: ★★★★★
作为中国本土的区块链大数据工具,链主2.0支持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比Glassnode更方便中国用户使用。当然,除了中文,还支持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韩语等10种语言,也方便了海外用户。
目前链主2.0的所有功能都是免费的,支持用户通过邮箱和手机注册登录。平台工具对用户完全开放,指标自定义模式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区块链数据工具,它非常方便用户。
Glassnode:★★
公开资料显示,Glassnode总部位于瑞士楚格,在德国柏林有很强的影响力。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它属于海外区块链数据平台,其网站只提供英文展示。
Glassnode允许任何人通过电子邮件注册并免费使用标准功能,并支持API访问。在标准功能下,用户可以查看父指标、完整的历史链等。一天24小时。但如果用户想随时查看子指标和三级指标,或者有更快的API访问,或者在工作台上自定义指标,则需要付费。付费功能分为“高级”和“专业”,机构可以付费定制。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果不需要自定义指标,Glassnode的标准功能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具有很高的开放性。
CryptoQuant:★★
公开资料显示,CryptoQuant总部位于韩国,页面也是纯英文显示,没有其他语言。
CryptoQuant并没有太多面向普通用户的免费基础功能,只提供有限的链上历史和加密市场数据。比如免费模式下,只提供比特币3年内的历史数据。一些专业的海图指标数据和海图自定义排版是收费的,按照“高级”、“专业”、“高质量”三个等级收费并开通相应功能。
对于免费的基础数据,CryptoQuant不如Glassnode开放,数据也略显不专业。
总结:老平台Glassnode无疑保持了其应有的功能性、丰富性和专业性。以区块链数据为核心的链主2.0,更符合区块链数据分析平台的工具属性。其功能性不逊于Glassnode,全面的免费开放程序强于Glassnode和CryptoQuant,具有更好的用户友好性。
评论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