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admin147 次
通过三个故事,我想清楚地告诉你区块链到底代表什么!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更透彻地了解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对这项技术有更感性的认识,请允许我先讲三个有趣的故事。
在讲第一个故事之前,我想先考你一点历史知识:二战期间哪个国家的犹太人死亡比例最高?
德国?但这里是纳粹主义的源头,对犹太人的迫害一定是最残酷的。应该是德国的犹太人死亡率最高吧?
答案不是德国,而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国家:荷兰;
荷兰犹太人75%被杀,德国70%,法国23%,比利时27%,跟荷兰很像。
为什么是荷兰?这背后是一段弄巧成拙的荒诞历史。了解这段历史会让你更深刻地理解区块链的核心价值。
20世纪30年代,黑色星期五之后,全球经历了一场持久的经济萧条,尤其是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荷兰,损失惨重。当时荷兰政府为了让每一个荷兰公民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及时的医疗、养老救助,开始探索人民身份证制度。
通过记录个人详细信息、建立公民档案和发放身份证,荷兰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便利。这个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是通行做法的措施,在当时是一个创举,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如此细致地掌握公民生活、信用、医疗等方面的情况。
但正是这份详细的个人档案,成了纳粹扼杀犹太人最方便的工具。1940年,德国人进入荷兰,占领了公民档案,逮捕犹太人的工作变成了搜东西。许多犹太人早已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从外表上很难区分他们,但由于个人档案中记录清晰,他们的身份无处可藏。
1943年,荷兰的正义之士曾试图放火焚烧它们,但不幸的是,在只有15%的档案被烧毁后,大火被扑灭。这正好解释了为什么15%的荷兰犹太人能幸运地活下来。
如果我讲为什么区块链技术会是一场改变世界的革命,我想肯定是因为技术背后的核心精神:
分权,分权
当今世界,个人隐私的大数据已经成为大公司讨价还价的筹码,巨量的财富都在集中的数据库里。如果你决定删除账号,就意味着你的生活无法正常开始。你的公司服务在云上。一旦云端出现技术故障,网站无法即时访问,损失只能自己吞。
人们本能地相信更大的品牌、更强的企业和更好的信用记录。但是这种信任的基础是脆弱的。作为用户,我会简单地相信“这么大的公司哪里有精力冻结我的账号,我的个人隐私就一文不值”——信任建立的基础就是不对等的权力制衡。历史一再告诫我们,银行会破产,企业会倒闭,国家之间的战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
当微小的个体越来越脱离大组织的利益时,它就会变成一粒沙子任人摆布。
问题出在制度设计上,区块链技术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设计解决制度结构问题,从“集中讲述”变成“分散共建”。去中心化说起来容易,但是具体怎么实现呢?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二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仍笼罩在对战争的恐惧之中。美国更清楚,如果不是计算机之父,英国人艾伦·图灵发明的恩尼格玛机破解了纳粹德国的通信密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会像后来这么顺利。对于国家来说,密码学是国家的最高机密。
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对加密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种研究遍地开花。美国政府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迅速下令禁止。1975年,众议员拜登(现美国总统)提出一项法案,限制任何个人和企业研究加密技术。交易加密技术被视为武器走私,美国军方有权检查任何网络隐私!
这一建议的采纳迅速激怒了众多研究人员和密码学家,并立即引发了一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战争”——加密之战。
这场战争没有硝烟,但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场战争塑造了当今程序员的开源文化,奠定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互联网技术。
既然交易加密技术就是军火走私,那我们就开源不赚钱!政府坐不住了,马上开始抓人。
密码朋克:不能赚钱吗?
政府:不赚钱你也撒军火。你的代码是武器。
密码朋克然后把代码纹在身上:那我现在是不是全胳膊了?
政府:..........
密码朋克:大家快看!我的身体被政府认为是武器,我真是个混蛋!!
身上纹有密码的加密朋克
正是美国政府的刁难和迫害,才使得加密技术迅速得到有效传播。这群加密的朋友也从之前的松散组织变成了不可阻挡的力量,他们成为了现代互联网的奠基者。
伟大的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的发明者)、哈尔·芬尼(PGP加密的发明者之一)、朱利安·阿桑奇(维基解密的创始人)和布拉姆·科恩(BT下载的创始人)
当然,也包括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中本聪)。
就是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很多加密技术,比如哈西算法,点对点技术,盲签名技术等等。,保证我们每个人的隐私和安全。而这些技术也成为了区块链技术的基石。在去除集中的信息管理架构下,对个人信息进行隐私加密,保证个人不会被轻易跟踪和攻击。
但这还不够。拼图中最重要的一块不见了。
2007年8月9日,美国次贷危机降临华尔街,最终演变成2008年9月15日席卷全球的全球金融危机。银行家会知道,如果提前拿到钱就走了,公司破产也就破产了。老百姓能等的就是银行账户一夜之间被清空,手里的美元随着美国政府的现金超支越来越贬值,刺激市场。
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存在银行里的钱并不是真钱,可能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清零的数字。你有多少钱取决于你说你有多少钱。
于是比特币应运而生。
一个分散的分布式会计系统。
既然美国银行记账不靠谱,大家要记住!张给李四多少,李四给王二麻子多少?大家一起记下来吧,只要我们还有一本账本,账就有了!
于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比特币10分钟),每个人的每一笔交易都被写入账本,并将账本信息分发复制给每个人。
但是问题又来了。如何才能算好这个账本,确保正确无误?如果坏人想黑掉你账本里所有的钱,转到他钱包里,怎么避免?
这就引出了区块链的第三个核心思想:
共识机制(共识机制)
任何系统都会有误差,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意图。绝对有一种可能,个体只是想摧毁它。
你不想记账吗?不想让你记住,随便给你一个!
此时,共识机制至关重要。对于比特币,它采用了工作证明的机制来解决这种计算错误。简单来说,每个人都会计算,但计算出来的结果必须得到半数以上节点的认可,确认结果正确后才最终通过。随着越来越多的节点参与比特币,黑客想要控制一半以上的节点SL进行破坏的可能性会越来越低,进而解决账本正确性的问题(当然超级计算机是隐患)
一旦达成共识,这将是FZ,时间戳和书籍更新。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本不受任何政府控制,不需要任何第三方信任和加持的账本诞生了。
可以说,比特币的出现让货币回归了货币的本质。
相信听过这三个故事的你,应该对区块链科技有了更深的了解。
自古以来,信息的记录都依赖于上层阶级。无论纸上的字还是01的字,信息永远都是集中控制的。
区块链是一场数据存储权利的革命。它承载了密码学保护每个个体的本质,然后通过共识机制为群体确定最正确的选择。
诚然,作为一项新技术,区块链骗局屡见不鲜,比特币的隐私保护也使其成为全球黑暗交易的温床。但当你回顾互联网出现的早期,也充斥着各种淫秽色情和骗钱交易。远的不说,相信你也记得10年前刚接触淘宝的那些年,买的大多是垃圾。
区块链说到底是一个冷冰冰的技术,但背后的火却充满了人文的光芒。分散责任,保护微小个体,通过机制确认共识,都透露出一种极端的浪漫与理性。
评论 | 0 条评论